食品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存储、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始终处在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提高运输效率的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冷链物流,可以有效地将食品的存储、运输、加工、销售等环节有机结合,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安全食品。食品冷链物流系统的核心要求就是食品安全,满足这一要求的基本前提就是环境温度,因此,与其他物流系统相比,食品冷链物流系统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更复杂的组织结构。一方面与普通的常温系统相比,食品冷链物流系统需要更多的建设资金,更多的运输设备,更复杂的运输结构;另一方面,食品的保质要求食品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必须具有更高的协同性和更高的工作效率。
当前,我国食品冷链物流体系还存在许多不足,系统中各个环节的协同性很低,合作程度不高,团队意识差等,这也是导致我国食品运输效果差,成本高,物流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解决食品运输中的安全问题,满足社会大众对食品安全的更高需要,必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系统所存在的问题,从战略协同,战术协同,操作协同三个层次出发,构建完善的冷链物流运输体系。本文重点分析战略协同,战略协同是实现整体协同的核心环节,它的基本思想是从整体战略布局出发,秉承各个环节协同运作的思想,采用协同管理的方式,增强整个运输过程的协同性,高效解决运输过程中各类协同问题。它主要任务有价值融合,目标统一,风险承担,收益共享,标准一致和决策协同等。
总体来讲,食品冷链物流战略层协同以协同管理思想为基础,对整个食品冷链进行整体的定性定量分析。值得注意的是, 战略层协同不仅包括各环节的信息交流和收益共享等表面协同,还包括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扶持和风险承担等内在协同。
食品冷链物流的主体可以是食品原材料供应商、食品加工商、食品批发零售商以及食品服务商等,组织作为系统中的一种主体要素,是食品冷链物流中的一种能动性要素,对最终的协同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下面从组织构建和组织维护两个方面来分析基于组织的冷链物流战略层协同对策。
构建协同的物流组织是进行战略层协同的起始环节,为了保证同一物流系统中的各个主体的最终目标相同,对整个系统的认识统一。在进行协同组织构建时,必须首先确定系统的整体战略目标。这种整体性共识能够帮助主体企业快速高效的制定出合理的协同管理机制,从而有效地调解各主体在协同合作过程中的利益与矛盾冲突,为各主体的长期稳定合作奠定基础。由于不同的食品物流的特点不同,不同的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对主体的选取也有着不同的要求,需要根据冷链物流系统的特点来选择相应的主体企业,例如食品供应商可能涉及到食品类型、食品生产工艺、加工包装等因素而物流企业可能涉及运营能力、设施水平、管理效果等因素等。总之,系统的主体选择对战略层协同至关重要。具体来讲,在进行主体企业选择时考虑的因素如图1所示。
图 1 主体企业选择条件
(1)主观条件。合作双方的主观意愿是促成合作的基石, 这在食品冷链物流系统中也同样适用,只有当冷链物流中的各主体有着相同的目标,才能使合作利益最大化。冷链系统中战略层协同的主观因素主要有合作目标、合作重视度、收益契合度、合作稳定度。
(2)客观条件。合作双方的运营能力是对合作效益影响很大的一个因素,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企业要客观全面的评价任何一个有合作机会的合作伙伴,总体来讲,评价因素要包括合作领域、合作优势、合作劣势、伙伴运营能力与合作水平、技术能力、销售水平以及市场主导力等。除此之外,许多企业还会要求合作方具有为对方投入一定互补资源的能力。
(3)兼容条件。一个成功的合作必然离不开合作双方的兼容,可以想象,如果合作双方兼容性不好,那么不论他们的战略水平有多高,能力有多强,他们的合作也必定不会成为一个长期、稳定、高水平的的合作,必定承受不住复杂多变的物流市场。兼容并不代表合作双方不存在矛盾,相反兼容正是处理双方矛盾的有效措施,它能在维护双方利益的基础上,有效的缓解矛盾实现共赢。冷链物流系统中的协同兼容是多层次的, 包括规模兼容、能力兼容、管理兼容、信息兼容和文化兼容等, 同时合作双方的诚信度,财务情况也是构成合作兼容的重要因素。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是一个动态多变的系统,大多数组成要素都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必须对冷链物流系统进行持续的优化与完善,以使之满足不断变化的外界条件。对食品冷链物流系统的协同结构进行持续的优化与完善的主要措施是构建稳定完善的合作机制、主要利益分享机制和风险承担机制。例如为了提高食品物流的运输效率,冷链物流的主体企业会出资建立配送中心,为了减少食品冷链的资源损失,主体企业又会对之进行必要的资金补偿以分担风险,冷链物流中的主体企业就是通过这样的不断协调,改进的合作机制来完成整个系统的运作。在冷链物流系统中,会经常出现一些不利于系统稳定的因素,如原材料价格上涨、环境变化等,各主体调整其相互的组织结构,是应对这些不利现象的主要措施。
事实证明,与未协同化的食品物流系统相比,协同的食品冷链物流系统的整体收益和稳定程度都会有明显的提高。但是协同的食品冷链物流系统也存在着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各主体企业的自主性,也就是说系统中的每个主体都会在完成物流工作的同时为自己寻求最大的利益,这种自主性会或多或少的对整体的共同利益造成影响。为了避免个体与总体的利益矛盾,要保证整体利益小于非协同状态下的各主体企业私有利益综合,同时保证协同状态下的各主体利益私有利益都大于非协同状态下的私有利益。
完善的时变的系统结构是食品冷链物流系统持续高效运作的重要保证,能否建立合理的合作机制,稳定的利益分享机制和风险承担机制是影响企业间合作质量与合作时间的决定性因素。公平公正的利益分享机制是协同结构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会大幅度提升系统的整体收益,尽可能的为主体企业避免利益冲突。除此之外,相互信任也是构建协同化冷链物流系统的基石,这既是合作伙伴互惠互利的需要,也是系统不断壮大的重要基础。
密集度高是食品冷链物流系统的典型特点,因此与其他物流系统相比,食品冷链物流系统需要更多的资源来维持其稳定运作,这些资源可分为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两类,总体资源分布如图2所示。其中软件资源是指企业形象、专业人才培养以及质量标准三部分资源,它直接决定了食品冷链物流系统的综合水平;而硬件资源是指各种设施资源,如冷藏设施等,它是维持冷链系统稳定运作的重要物质基础。与普通物流系统相比,食品冷链系统的硬件资源更为高级,需要更多的建设基金。总之,物流资源的协同是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协同的一个关键环节,是从战略层面考虑的重点协同对象。
图 2 协同结构图
软件资源的质量水平是食品冷链物流系统能力的重要体现,对系统的综合实力有着很大的影响,实现资源共享特别是软件资源共享是进行系统协同的主要目标之一。实现软件资源协同的具体对策包括以下几种:
(1)企业形象共享。企业形象是企业宝贵的软件资源,如果协同系统中存在一个知名企业,那么其他合作企业都会获取连带的收益,进而提升整个系统的综合实力和市场影响力。 实现企业形象共享可以通过战略联盟和建立合资企业等途径完成。需要注意的是,”形象”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支柱,因此,各企业必须谨慎的进行形象共享。
(2)人力资源共享。总体来讲,我国在冷链物流方面的专业人才还处于稀缺状态,这直接束缚了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在冷链物流系统内部进行各企业的人才资源共享有利于提升整个系统的人才素质。具体来讲,人力资源的共享主要包括规划共享、需求共享、决策共享、培养模式共享和相应的权利义务界定等。
(3)质量标准共享。质量标准是我国物流企业普遍欠缺的一个方面。调查发现,我国只有少数企业制定了相应的内部标准。在食品物流方面,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标准和不同的运作能力,因此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实现质量标准的共享是食品冷链物流所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通过质量标准的共享更有利于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提升系统实力。质量标准统一的另一作用就是实现对存储、运输等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保障食品质量的稳定。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中的硬件资源主要包括存储设备和运输设备,其中存储设备主要包括货架、托盘以及其他附属设备,运输设备主要包括冷藏汽车、冷藏火车、冷藏飞机等。由于需要维持低温状态,食品冷链物流的硬件资源也较为昂贵。从战略层的角度考虑硬件资源协同对协同系统的构建也十分重要,它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硬件投资。食品冷链物流系统中的各主体需要根据系统的战略目标来协商确定整个系统对硬件资源的整体需求, 以制定出硬件资源投资规划,主要包括对冷藏运输设备和存储设备的购买规划和冷库的建设规划等。在进行硬件投资时, 应该首先明确投资主体,主体可以是整个系统也可以是个别企业。如果投资主体是整个系统,则应该确定各个主体的资金分配及风险分担办法。如果投资主体是个别企业,则应该确定财政支持和风险分担机制。另外,在进行冷库等大型建筑的建设规划时一定要充分考虑系统中各主体企业的实际情况及各自需求,尽量通过协商而达成规划共识。
(2)资源共享。资源共享是协同系统的基础,进行资源共享首先要建立共享机制,无论共享资源是公有资源还是个别企业的私有资源,都要明确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例如,为了提高系统的物流效率,协同系统的各主体企业实现周转箱,冷藏设备的流转共用,但是在共用之前必须要明确资源的维修、折旧等问题的处理措施,避免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矛盾纷争。
一方面,物流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是冷链物流系统协同运行的根本保障,另一方面,建立全面的信息交流协同机制又是使系统中各企业彼此信任的重要前提。因此在战略层角度建立协同化的信息交流机制对于食品冷链物流来说十分重要。 信息交流机制与战略层协同中的其他两个方面 (组织结构的协同和物流资源的协同)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为组织结构的建立提供保证,为物流资源协同化的实现创造条件。食品冷链物流信息交流的战略层协同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信息交流是构建协同系统的关键措施与重要手段,在深入研究组织结构和物流资源方面的协同措施之后,必须为之制定相应的信息交流战略来保证协同的实现。信息交流战略的主要内容就是以食品冷链物流系统的战略目标为基础,制定出系统的信息交流目标并建立战略框架。在制定信息交流战略目标的时候需要兼顾系统中各成员的信息建设水平,如信息系统的模式,组成等。将各成员信息建设的实际情况与系统信息交流战略目标结合起来,使战略目标具有现实可行性, 并为系统建设的广泛推广创造条件。另外还要根据系统成员以及物流资源的协同水平来确定信息交流的具体内容,即确定信息交流系统的组成模块、具备功能、以及共享信息类型等,这样才能建立出与组织结构和物流资源相适应的信息交流协同化系统。
在完成信息交流的战略制定,明确战略目标和战略框架之后,系统中的各个成员就要针对各自的信息交流建设的权利与义务进行协商确定,使每个成员都明确自己在信息交流体系建设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享受的权利。例如,企业可以有分享合作成员内部信息的权利,同时也有向其他企业提供内部信息的义务。另外,企业人员安排、项目进度、投资分配、信息协调等也是构建信息交流机制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食品冷链物流的协同过程分为了战略层、战术层和操作层三个层次,并从组织结构、物流资源和信息交流三个角度对食品冷链物流的战略层协同进行了深入讨论。战略层协同系统的确立应该从长期、共赢、稳定的角度出发,以系统的整体利益为基础,实现深度的协同合作。战略层协同与战术层协同和操作层协同密切相关,对两者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以想象,如果战略层协同不成功,那战术层和操作层的协同也将无法进行,由此可见,战略层协同是构建食品冷链物流系统的起始性和基础性环节。当然,食品冷链物流协同的成功完成也离不开战术层和操作层,所以对食品冷链物流协同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将很有意义。
【本文标签】
【责任编辑】平文云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