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 我国仓储物流企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通道, 各省市都在积极构建现代化的仓储物流体系, 加大物流基地和仓储基地的建设力度, 形成了现代仓储基础设施结构布局, 且在完善物流仓储市场秩序中探索出“共同配送”等现代仓储配送组织模式, 提升了仓储配送服务的能力与水平。但是, 在仓储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 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这里面既有历史上遗留下的“劣根”, 也有向现代化转型中出现的“新症”。我们要认真分析面对的问题, 调整思路, 把握仓储活动的客观规律, 在工作中少走弯路。
我国在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开始打造全商品流通体系, 实行对全社会生产生活资料的计划调拨。各行各业为了商品物资等生产生活资料调拨、储存或中转的需要, 大多设立了与行业或企业相适宜的仓储企业或仓库。但时过境迁, 目前, 仓储物流企业的运作水平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已十分突出。
从我国经济大环境中可以发现:劳动力、土地、能源、原材料的价格一直呈上升趋势, 使得仓储物流企业的扩张成本大大增加, 缺乏资金去改变目前的现状:仓储物流设备老化, 信息水平较低, 服务功能比较单一, 服务链偏短等。
仓储企业面临着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发展约束, 多数企业的土地资源仍属于政府划拨性质, 土地的征用性质未改变, 无法形成土地资本, 使企业的职能在发展中受到限制。
企业的信息化严重滞后, 许多地方仍未搭建起现代仓储物流的平台, 经营仍停留在传统模式上, 经营管理中法制化明显不足。
物流金融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速, 它已成为物流企业拓展市场、增加竞争力的重要领域, “仓储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三位一体的结合模式”已经从概念转化为实践, 这是仓储物流企业的革命性发展。
经过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 我国物流的地产业已从初始的萌芽逐渐发展成为产值巨大的火热市场。有些投资机构因住宅市场受到政策的影响而停滞后, 转向物流地产市场。仓储物流地产项目与住宅或商业项目相比, 回报率较高, 租金回报稳定, 具有很大的投资吸引力。
仓储物流行业的发展, 首先体现在仓储规模的扩大或增容, 仓储面积的增加。仓储面积增加的同时, 城市发展扩张会对仓储发展形成挤压, 使仓储投资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和扩大规模的压力。
对物流企业的效益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仓储物流企业平均利润率和资产利润率远低于道路运输、水运和管道运输企业, 且低于装卸搬运企业, 这与仓储物流企业的功能不符, 影响着仓储业的进一步发展。
仓储企业应该在设备设施方面具有优势, 但现实的状况却是大多数仓储企业观念陈旧、设备老化、资金投入不足。在实际工作中, 仍以人工劳动为主, 有的甚至还没有建成室内、外的专业仓储设施, 制约了仓储企业物资流动的通畅性, 仓储业的社会价值也难以得到充分体现。
由于受到财力、物力、专业能力等的限制, 大部分仓储物流企业未能实现物流信息的系统管理, 且对仓储信息化的认识存在不少误区, 只是把它看作是管理模式的一个非主流形式。由于目光短浅, 仓储设备设施在建设时不能从企业的全局与长远出发, 未进行合理统筹和建设, 阻碍了仓储物流企业服务能力的提升, 难以形成竞争力。
仓储物流业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 客观上要求物流管理人员要熟悉业务流程、精通管理技术、熟悉企业内外供应链条的管理等。但由于我国物流专业教育起步晚, 物流专业人才培养链条没有形成, 物流专家、学者较少, 能够将仓储物流知识与仓储管理技术有效结合的人才更是奇缺, 难以形成传统仓储企业向现代化仓储物流过渡的有效杠杆。
仓储人员的知识化、专业化, 是我国仓储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保证, 必须按照仓储物流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对仓储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教育和提高。要建立完善的多层次教育体系, 满足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要建立、执行仓储从业资格认证制度, 强化仓储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 仓储物流业要充分发挥服务功能, 加快仓储业向多形态发展, 使老、旧仓储业向现代化物流的多功能一体化转轨, 提高仓储资源的社会化程度, 做到仓储资源的合理调配和共享。仓储物流业应在投资、运营、管理和使用上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形成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未来的物流企业, 谁能掌握金融服务, 谁就能成为最终的胜利者。”这是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 (UPS) 中国董事总经理兼首席代表陈学淳先生的观点。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物流业的服务内容和运作模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 传统的运输、货代、仓储和其他的物流服务,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润率下降到平均仅有2%左右, 这使得其提升的空间微乎其微, 但对于处在供应链终端的金融服务而言, 还有着许多可开采和挖掘的空间。
“第三方物流金融”是一种全新的理念, 它超越了金融行业与物流企业之间单纯金融服务的串联方式, 而是将物流业和金融业有机结合, 提高了二者的整体运作效率。从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视角来看, “仓储物流金融”是仓储物流企业通过利用金融机构的资源和授信, 为客户提供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内的基于仓储服务的整套服务及业务, 其业务形式包括采购、分销、配送、运输、仓储、结算、融资、保险等一站式服务。其中的仓储物流与资金结算的集成、仓储物流与融资的集成等服务是仓储物流企业提供物流金融服务的主要内容, 服务的具体内容包括仓储物流、流通加工、融资、评估、监管、资产处理、金融咨询等。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物流金融业务起步也较晚, 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新问题, 运作过程中也形成了诸多新的症结。如果能对问题做出恰当的分析和解决, 仓储物流业就会实现革命性的发展。
从一般性来看, 仓储物流的金融业务环节比较复杂, 开展金融物流服务顺畅与否与仓储物流企业的规模、实力有着很大的关系。仓储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服务通常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具备相当的企业资本和业务规模, 具有良好的商业、金融信用;二是具有雄厚的仓储服务能力和相关经验, 能够承担必要的运输和配送, 并能实现对货物的有效监管;三是对货物具有价值评估、销售及拍卖的资质, 这一点非常重要, 它关系到对货物的准确评估, 及时变现, 是企业运作风险控制的核心点。
在我国, 仓储物流企业的金融服务刚刚起步, 技术能力明显不足, 操作经验更是缺乏。这类专业性极高的操作内容主要表现在存货价格变动、货物如何迅速变现、货物价格的协商确定、增殖税的确定等方面。这些棘手的问题, 需要仓储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共同制定相关细则来解决, 并形成业务数据共享。目前, 就仓储物流企业自身的规模实力而言, 它远没有国际物流企业强大, 我国的仓储物流企业在开展金融物流服务方面还有很多限制。
另外, 仓储物流企业在提供金融服务的运作过程中, 业务范围除原有的传统职能, 如仓储、配送等外, 主要提供包括出质货物监管、信用评价、货物信息供应、还款担保等服务。与世界顶级物流公司相比, 其服务层面仍处于较低水平, 服务形式较为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仓储物流金融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国际上对仓储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业务要求很高, 它必须是独立的, 信用良好、流程规范、管理严格。对所储存的商品, 要按国家等级标准进行数量测定和质量鉴定, 同时, 应有与客户、银行联网的信息网络。但是, 我国目前对物流仓储企业没有实质性的资质认定, 业务水平参差不齐, 仓单也不标准化, 缺乏流动性, 运输和仓储的规范也缺乏标准, 这使流通中的物权很难得到相应的保证。甚至一些如资产管理公司等非物流企业也操作物流金融业务, 使该行业鱼龙混杂, 缺乏行业规范。银行对流程难以把握或控制, 风险管理工作也无法正常运转, 经常出现借款人和物流商合伙欺诈银行等现象。这一切违法行为导出的结果是:仓储物流企业、银行、借款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共享, 相关业务操作缺乏统计标准, 监督管理机制缺失, 这必然使物流金融业务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虽然仓储物流企业能从仓储物流的业务中获得利润, 但在业务运作中, 仓储物流企业还承担着巨大的风险。该风险在于是否能对物流金融业务风险实施动态监控。从常理上看, 仓储物流企业作为借款企业的动产管理者, 其企业的行为是在为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粘结”, 应该清楚商品的交易明细、流动记录和借款企业的经营状况, 有效缓解融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和风险控制难的问题。照理说, 可以把控融资风险, 但由于大多仓储物流企业缺乏风险管理的科学手段, 对第一手资料没有进行相关整理和分析的能力, 尤其是缺乏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的能力。
随着仓储物流行业的发展、进步, 物流服务的需求方对物流的要求日趋复杂, 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对服务专业化和精细化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仓储物流企业应在发展中明确方向, 应对、解决行业运作中的各种问题。
为扩大客户群, 实现可观的附加价值, 仓储物流企业要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和形式, 有效开展多种多样的物流金融服务, 解决客户在资金方面的困难。
从提供单一的仓储物流管理提升为提供商品流通过程中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从物的管理提升到物的附加值方案管理, 并为客户量身订做需要的所有解决方案, 从过去企业内部作业管理上升至企业协同管理。
从过去以服务品质为核心提升到以满足客户需要为核心, 在未来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下, 强调企业跨行业界限整合, 与其客户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体现出顾客关系维护管理的重要。
将传统的低价值基本服务提高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增值服务, 并由仓储物流的增值服务拓展到客户需求的非物流服务, 广泛开展跨行业的协作业务, 拓宽仓储物流增值服务形式, 实现仓储物流服务创新, 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商品总是处于流动变化之中, 金融机构也不可能了解相关仓储企业每天、每时、每刻的动态, 只有物流供应商最清楚商品的流通情况。物流供应商应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系统, 使资金在周转过程中透明化, 银行、生产商要根据需要随时可以获悉商品的现有状况, 以方便全面把握风险。
当仓储物流的数据库建立之后, 管理数据库就成为把握企业的神经中枢, 它通过各个终端, 将管理数据库的内容即时更新, 准确地反映物流、实际库存等情况。从作业的全程或流程来看, 管理数据库对物流的实时监控功能具备了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 且满足多方面查询的要求, 为企业管理者做出商务决策提供可靠信息, 使资金的安全更有保证。
物流金融服务需要跨行业联合、相互配合、协同操作才能够完成。运作期间涉及物流与金融、物流与资产评估、物流与典当、物流与制造、物流与流通、物流与商务咨询、物流与法律等行业之间的协作。此时, 物流企业应主动寻求与其他行业的合作契机, 通过信息共享, 共同按客户需求制定方案, 并随着市场的需求做出实时调整, 动态执行。行业间协作有助于物流企业开发新的增值服务, 并为已有的增值服务提供专业化的保证。
我国仓储物流业的整体构架或构建还远未成熟。从市场的导向看, 为企业提供综合性的物流服务是仓储物流企业的职责和必然。仓储物流企业应针对各类状况认真地分析和应对, 消除仓储物流业的“顽疾”和“新症”, 才能推动现代仓储物流快速、有序地发展。同时, 大幅度提升仓储物流企业人员的业务能力, 以及物流活动中开展金融服务的能力, 才能适应社会和仓储企业的需求, 形成强大的企业生命力。
【本文标签】
【责任编辑】平文云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