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飞速提高,购买欲望不断提高,传统的物流模式已不太适合一些长距离运输的易腐物品。而此时电子商务发展推动了冷链物流的兴起,满足当今时代的需要。本文以电子商务和冷链为基本切入点,积极研究电子商务发展对物流的影响和冷链的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伴随电子商务的逐步普及和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也有很大提高。对于一些类似于奶类、蔬菜类、水果类、海鲜类等需要低温下进行储藏的生鲜食品,物流的速度对于人们的购买欲望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传统物流模式的探索及改革创新以来保证此类食品的新鲜口感和安全性,所以,“冷链”这一物流形式由此而生。本文分析了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以及探讨其未来发展的一些风险与策略。
从现有情况来看,在市场中比较具体、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还没有形成。而近段时间突然出现的疫情,消费者的网上购物热潮随之涌起,冷链物流行业迎来了特殊的发展机遇。虽说要牢牢把握住机遇,但有机遇就有挑战,面对冷链物流的新兴发展,大众就冷链食品的保鲜、安全、质量等问题提出了新要求,要满足这些要求,这对冷链物流来讲无疑是一种挑战。
不管是在运输途中还是中转点,冷链物流都需要全程借助冷链专用车和冷库,这样就会导致冷链食品运输过程中使用的设备要比普通的设备贵很多。冷链要求的设施建设,专业管理和资金投入水平都要高于一般的物流。如果对于一辆适用于城市配送的冷藏车来说,造价一般在12万到22万之间,而在偏远地区,因为路程较远,冷藏车的制冷设备就将会长时间的运行,大大增加了运输成本。一方面,我国冷链物流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缺少系统规范化的管理。另一方面,物流配送公司之间缺乏合作交流,导致整体冷链资源和技术利用率较低。冷链物流离不开信息化、物流网的支撑,而如今的中国的冷链体系还未发展到规模化的程度,总的来说这就会使冷链物流在现阶段的发展的流通成本增多。
食品对于新鲜度的高度要求催生了冷链的发展,但中国冷链物流的整体发展规划尚未成熟,对于食品冷链资源整合这一方面缺少经验,这就导致了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缺乏配套协调机制,譬如冷库的建设地分配不均衡等就会导致某些地区出现食品保鲜较难的情况,而且很多地区到目前为止的主要运输方式还停留在采用燃油冷藏车的方式运送,这就极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与现在中国绿色发展理念背道而驰。我国目前的冷链物流情况,除了天然具有地域性的资源不平衡外,还包括了不可见成本的不平衡问题。其主要表现就是信息不对称,导致冷链物流的调度使用情况不合理,其主要表现就是有货时车少、有车时货少。除此之外,现阶段我国许多物流公司并不注重送货方式的选择和安排,更没有利用好配送系统进行合理化的统筹安排,就会拉低物流的配送效率,某种程度上还加大了物流运输成本,体现了冷链物流的不平衡现象。
冷链物流是一个新兴企业,直到2008年才大幅度地进入大众的视野,因此社会对冷链的认知度较低。加上院校对物流行业普遍认识不足,较偏重于理论教学,缺乏实践经验,毕业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与企业需求有较大的差距,想找到合适的人才不容易。阮开明说,“普通岗位的空白还可通过钟点工、计件工来弥补,复合型实战型人才的缺口,才是真正的行业之痛。”招人不易,留人更难。工作时间的不固定、现场作业的高强度、机械重复的枯燥,都成企业留人的拦路虎。人才缺口大,员工的流动性也特别大,特别是年轻员工,一旦期望的成长速度与实际不符合,立刻辞职。我国物流行业之所以乱,一大部分原因是物流行业门槛太低,物流市场太混乱造成的,就会导致冷链物流核心技术水平较低,难以招收人才。
国家为推动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秉持着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促进经济发展,消费升级,并出台了一些关于冷链物流方面的政策,就例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等等。尽管如此,这些政策大多是关注于宏观的冷链物流行业,对于整个行业下的具体细分市场的关注却很少,这就导致了在冷链物流运行时的某些方面缺乏有效的政策指导。譬如针对冷链食品安全部分,《食品安全法》也仅仅写了几条类似于第33条第6项“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湿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贮存、运输”的法规,冷链食品从发源地到消费者手中的这一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的统一具体操作规范较为缺失。
通过配送效率的提升,加强配送的计划性来减少商品库存量和仓储使用率,借此来降低存货持有成本和仓储成本;其次,物流企业应与现代化技术接轨,通过现代化信息管理平台快速且全面的获取运输信息,合理安排配送路线以此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也可以适当地增加客户评价系统,吸收采纳客户的多方面建议以此来得到服务质量的提升,减少因为顾客不满意而产生的退货、换货带来的成本损失。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应与时俱进,建立完善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保证物流运输能在第一时间得到企业的监督和控制,也可以在运输过程中有突发情况时第一时间解决,以此来实现冷链物流绿色、长期的发展,保证物流的人力储备,从而提高冷链物流的技术与创新。
布局、分工、衔接的合理性是物流配送中心建立的重要的标准。而企业配送网点的布局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例如,直达供货和中转供货的比例、目标区域内应设置的网点数目以及配送网点的建设与维修等必要的费用,在综合考虑分析完这些因素后,就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经济区域,并建立物流配送中心,以中心为圆点,一定距离为半径,(例如以省会为圆点,以其省为辐射范围半径,在各个省的省会建立一个中转中心,由采销部门计算该省份对产品的需求程度,从而向总部反馈,总部根据采销的数据进行配货,将货物送到该地中转中心仓库进行销售,客户下单立刻发货,从而缩短客户下单到收货的时间。)在圆形区域内物流中心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利用地理方位合理划分运输配送路线,提高运输效率。
培养人才方面可以借鉴学习英德等国培训机构,综合中国国情,物流企业实施优惠政策吸引冷链相关专业科技创新型的人才加入,为其提供现代化、科技化的硬件设施,并定期对冷链物流员工进行免费的专业技术培训,凭资格证书持证上岗,加大与高等学校开展合作的力度,定向培养在校生,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新鲜血液”。
冷链食品高品质的基础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以及完善的政策指导。政府要例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挥好政府的职能,促进我国的冷链物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相关部门应该要因地制宜,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制定好与本地相适应的地方政策。在冷链食品安全监督方面,要完善好相关政策,加强对冷链食品安全的监管,进一步细化相关规定。规范市场秩序,使监管部门有法可依,使物流公司有法可依。促进企业间健康有力的竞争,使相关企业遵循相关经营方式的方针,引领相关企业不断进步、冷藏技术不断改进,形成良好的企业管理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冷链”模式将迎来新的瞩目。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已是经济不断发展下的必然趋势,面对新出现的发展机遇,冷链物流要想好好把握,就必须先跟随国家政策的脚步,解决好眼下所出现的问题,为该行业的快速平稳发展夯实基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传统物流模式的长处,也要对为该模式的特殊性做出特殊的应对方法,从而实现农产品物流市场的新的转变。
【本文标签】
【责任编辑】平文云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