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食品消费观念也由单一型、储藏型向多样型、快捷型转变。食品冷链物流便顺应这一趋势快速发展起来。“十二五”期间国务院颁布的《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中明确了提出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该规划指出食品冷链物流工程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配置要素。因此, 如何配合“十二五”物流行业发展总体目标, 促进食品冷链物流产业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 就成为当下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内部优势: (1) 我国食品冷链市场潜力巨大。目前我国食品年产量巨大, 但由于储藏与运输条件落后, 生鲜产品损失比例较高。因此, 业内对于冷链物流的潜在需求量巨大。 (2) 食品安全受到管理层重视。随着人民食品安全意识的提升, 管理层也加强了对食品行业的监管, 这也包括对食品运输行业的监管, 安全、快速的物流模式将成为未来食品物流发展的主要方向。这为食品冷链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政策支持。
内部劣势: (1) 完整食品冷链体系尚未建立。食品冷链需要涵盖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所有环节, 然而我国现阶段食品冷链中90% 的肉类与水产品仍在缺乏冷链环境下运销, 冷链中断现象严重。 (2) 冷链设备技术不达标。我国冷链设施不仅数量严重不足, 在技术要求上仍同发达国家有很大距离, 这一方面造成大量食品变质, 留下食品安全隐患, 一方面耗费资源。
机遇: (1) 同发达国家成熟冷链物流企业交流合作。我国冷链物流企业可向国外先进冷链物流的代表求取相关技术与经验, 逐步达成与外商的投资合作, 助力国内企业持续发展。 (2) 同国际物流服务标准接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生鲜食品运输标准应逐渐同国际标准接轨, 倒逼国内企业创新改革, 提升冷链物流服务水平。
威胁: (1) 国外物流企业抢占中国食品冷链市场。目前, 一些国外冷链物流企业已经开始在我国投资食品医药配送中心、温度控制仓储等基础设施, 这加剧了国内冷链物流产业的竞争。 (2) 我国冷链物流难以走出国门。由于技术、管理、设备等因素所限, 我国食品冷链物流仍同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 不具备国际竞争的优势, 因此, 难以走出国门, 赢得国外客户的信赖。
1. 冷链物流设备落后。目前, 我国食品冷链行业用到的冷藏库房大多兴建于上世纪, 有的已经严重超出使用年限, 其设备功能性、环保性早已不符合现代物流行业标准。另外, 我国自主研发的冷链物流设备技术水平仍较低, 远远不能满足市场要求。
2. 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低。现阶段我国食品冷链物流业务主要由生产商或经销商自主完成, 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数目相对较少, 发展较为滞后, 尚不能满足全国综合性冷链物流的总体需求。
3. 低价竞争导致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低下。由于优秀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数量不足, 冷链行业市场化程度较低, 导致整个食品冷链行业竞争环境较差, 低价竞争现象普遍。企业之间的恶性压价导致食品运输质量无法保证, 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低下, 从而严重阻碍了冷链物流健康发展。
4. 食品冷链物流缺乏上下游整体规划与整合, 尚未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产业体系。我国物流发展较晚, 冷链物流更是缺乏系统的管理理论支持。参与食品冷链物流的企业不能做到同上下游企业的良好衔接, 造成冷链运输体系不完备, 冷链断裂现象普遍, 行业的整体效益无法保证。
1. 加紧制定食品冷链物流产业的相关政策、法规、制度及行业标准, 推进冷链物流保障体系建设。政府应联合行业协会、行业代表编写、制定食品冷链物流行业的相关文件, 在结合我国国情与发达国家冷链物流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企业进行政策支持, 为企业发展助力。
2. 提升技术水平, 更新现有食品冷链物流设施。一方面, 国内食品冷链物流企业要针对我国冷链物流设施现状, 开发出更为灵活机动、耗能低、控温范围广、更适于小批量操作的冷链物流运输车辆, 方便食品冷链物流的规模化管理;另一方面, 企业要联合研究机构研发新型冷藏设备, 提升现有设备的隔热性、密封性以及载货容量与重量, 争取适合不同地区的食品冷链物流要求。
3. 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生产商和经销商的食品冷链物流效率低下, 不能很好地实现点对点、门到门的配送服务, 因此, 要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企业一方面可以将原先的冷链物流部门分离出来, 单独设立公司, 承接企业内部与外部业务;另一方面可以联合专业物流企业成立冷链物流公司, 以投资模式助力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
结语: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扩展, 冷链物流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建立一套完善的食品冷链体系是大势所趋。我国物流企业要顺应国家物流产业规划, 结合自身情况制定适合企业的发展路径, 加强冷链物流的上下游合作, 完善冷链基础设施, 为推进我国物流行业健康发展尽一份力。
【本文标签】
【责任编辑】平文云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