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冷链应急物流是应急管理与应急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严重自然灾害、极端天气、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与社会安全事件等应急环境下,农产品冷链物流承担着供应生鲜食材与农副产品运输、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职责。
近几年,我国各地应急事件频繁发生,造成巨大的损失,对农产品冷链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我国常态化的冷链物流体系较为落后,影响了冷链应急物流的效率,因此,建设常态冷链物流体系过程中,要关注冷链应急物流,在确保常态下的食品安全过程中,融入冷链应急物流建设,构建平急结合长效机制,减少高频应急状态下的过多损失。本文将探讨农产品冷链应急物流的涵义、特点和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原则与对策。
农产品冷链应急物流是指在严重自然灾害、极端天气、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与社会安全事件等应急环境下,大规模集中调运果蔬、肉类、禽蛋、水产品、乳制品、速冻食品,以保障受灾地区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物流形态。
由于农产品鲜活、易腐、保质期短、时效性强等特性,农产品冷链物流与常规物资应急物流有很大区别,具有独特的特征:一是农产品储存期短,仓储周转频率高,应急保障农产品的库存量变动大,对冷链仓储管理水平要求比较高;二是应急环境下,生鲜食材、农副产品的集中采购呈爆发式增长,参与主体多,供应保障能力要求高;三是在自然灾害、极端天气等应急环境下,运输道路易破坏或受阻,增大了运输难度,且同时需要温控,物流成本、运输风险进一步加大;四是农产品物流过程需要保鲜控制技术,在突发事件下,既要保证农产品供应,又要使用专用化的制冷、保鲜装备,加强检验检疫,才能保证新鲜品质,确保食品安全;五是应急状态下,要求冷链包装、仓储、运输、配送等物流环节的作业速度要较之平常大幅度提升,对物流组织能力的要求非常高。
一是冷链应急物流节点建设不足,冷链应急网络布局不完善。当前,冷链应急仓储设施以国家储备冷库为主,冷库设施经过几年高速增长,已建成冷库更多为平时生活服务,应急功能还未充分得到体现,很多地方农产品储备任务由地方骨干流通企业承担,社会化储备冷库还未形成规模。
二是冷链应急物流运输方式单一。现阶段,我国冷链物流以公路运输为主,冷链应急通道不健全,如果发生地震、洪水、泥石流、雪灾等严重自然灾害,极易造成运输中断,应急产品很难快速到达受灾地区。
一是农产品冷链应急仓储管理水平偏低。当前,我国农产品反季节销售还不成熟,冷库长期存放的农产品品类少、规模小,在突发状况下,从储备冷库发运的农产品数量难以满足爆发式需求,往往会面向社会大规模调运,经营主体的多元化、仓储分散化增加了冷链应急的组织难度。
二是冷链应急协调管理需不断加强。近几年,农业、商务、发改、交通等多个部门都在推进农产品冷链体系建设,冷链的管理部门比较多,增加了协调运作的程序,要畅通常态化农产品冷链物流协调运行机制,并保证突发状态下的高效协同。
三是冷链应急配送效率较低。现阶段,我国自动化冷库仓储普及率较低,人工作业占比大,在应急状态下,农产品包装、分拣效率偏低;同时,配送过程以冷藏厢式汽车为主,在严重自然灾害下,道路容易毁损,车辆无法进入灾区,影响应急配送效率。
一是冷库仓储技术普遍落后,能够大规模、自动化储存农产品的冷库较少,冷链物流枢纽亟待加快建设,先进的包装、流通加工设备以及自动化、智能化冷库装备应用较少。
二是航空冷链发展滞后,适合应急救援的直升机、无人机航空冷链运输亟待加快发展,通用航空机场建设比较滞后,冷链应急多式联运发展明显不足。
一是冷链信息化平台应急功能尚未充分发挥。近几年,我国很多地区建设了区域性冷链公共信息平台,但是大多应用于常态冷链物流,农产品应急储备管理,以及应急状态下的农产品调拨、车辆运力监测、在途运输配送等诸多功能尚未发挥。
二是冷链应急物流管理水平需借助信息化不断提升。在应急状态下,冷链产品需求要及时、准确,冷链应急物流要依托信息化技术提升应急需求管理与决策水平,加强在途温控与车辆调运管理。
当前,我国各地在农产品冷链储备方面除国家储备库外,以地方骨干流通企业为主,社会化冷链应急物流经营主体规模程度不高,专业化、大型冷链企业比较少,产业集群培育不足。在应急环境下,对个别大型物流企业依赖度较强,没有形成阶梯式、互补式、层次分明的多级冷链应急体系,如果个别龙头骨干企业出现冷链管理问题,影响面会非常大,因此,在冷链国家储备基础上,亟待加快建设社会化冷链应急物流体系,增强生鲜食品的保供能力。
相比较平时物流,应急状态下,物流的协调工作量大幅度增加,时间紧、难度大、覆盖面大,冷链应急物流从业人员既需要掌握冷链物流操作技术,还需要应急管理经验和应变能力。现阶段,我国很多高职、本科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但是冷链物流专业开设的院校仍比较少,系统学习过冷链应急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人才更少,因此,冷链专业人才供给存在较大缺口。同时,冷链物流企业从业人员基本停留在平时物流的日常工作模式中,冷链应急演练、培训比较少,应急管理的指挥调度、专业技能普遍欠缺,从业队伍应急管理能力需要不断提升。
应急管理、应急物流具有公益性、社会性等特征,因此,政府在应急物流体系建设中发挥着引导与支持作用。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进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政府在冷链应急体系建设中要做好顶层规划设计,加强冷链管理多部门协调,聚焦支持资金,加强政策扶持。重视物流行业协会的平台作用,发挥市场机制,在国家储备基础上,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激发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提升积极性,强化企业的应急物流经营主体作用,完善应急农产品的供应链体系,提高农产品冷链社会化发展水平,构建多元互补,联防联动运行机制。
应急物流功夫下在平时,才能保证突发事件下顺畅运行。在建设常态化冷链物流体系过程中,我们要高度关注冷链应急物流,将平时物流与应急冷链共同建设。建立农产品应急需求预测系统,提升农产品冷链应急储备规模,在冷链仓储配送常态运行基础上,将应急演练与培训作为经常性工作,做实平时冷链物流基础,提升应急反应能力,建立平急结合长效运行机制。
完善冷链物流节点布局,建设冷链物流枢纽、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冷链设施网络,加强冷链节点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增强冷链应急物流的互补性、联动性,提升“主力阵容”实力、增强“替补阵容”厚度。完善冷链共同配送网络,加密网络密度,加强田头冷库建设,演练应急状态下的田头到灾区冷链直供模式,健全冷链应急网络体系。
普及冷链物流新技术,支持企业冷库技术装备改造升级,提升农产品包装、加工、仓储与分拣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建设冷链公共信息平台,开展农产品冷链应急需求预测研究,建立冷链需求快速反应系统,促进多部门协调沟通,提升应急响应与资源调运效率,保障救援时效性。依托冷链信息系统整合农产品供应商、农产品流通节点,做好农产品应急保障基础。
一是做好农产品冷链应急物流节点的布局规划,以国家级冷链物流枢纽建设为契机,建设冷链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完善国家—省—市—县多级冷链设施网络,构建国家级冷链储备库和地方社会化冷链储备库的网络体系。支持建设高标准冷库,扩大冷链物流节点的辐射面,强化冷链节点间的协调性,提升农产品集散、分拨能力,增强常态冷链物流节点的应急功能,促进农产品货源集聚。
二是提升冷链应急物流运输效率。畅通冷链运输通道,支持冷链干线运输企业购置新型冷链车辆,提高运输能力,加快发展冷链零担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航空冷链,建设航空冷链基地、冷链分拨中心、末端冷链配送站,引进无人机配送,加强平时直升机、无人机冷链投放演练,发展立体式冷链联运体系。完善多式联运转换装备,全面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提高冷链设施装备的互联互通,促进农产品转换运输方式,提升转换效率。
一是提升冷链仓储应急管理水平。建设冷链应急仓储调拨中心,发展农产品冷链反季节供应,扩大冷链仓储规模。在应急保障物资中,增加应急农产品种类。加强农产品采购供应体系建设,建立多渠道快速供给机制,加强应急农产品检验检疫。应用仓储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
二是提升冷链应急组织调度能力。冷链主管部门及应急储备企业要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促进农产品冷链应急主体之间的协调性,以保障应急状态的快速响应、快速组织调度。建设农产品应急物流通道,保证常备应急车辆规模,建立冷链应急车辆动态调整机制,保障应急运力。
三是完善冷链末端应急配送机制。完善冷链末端共同配送网点,提升冷链配送中心的应急中转效率,推进冷链共同配送,发展多元化冷链共同配送模式,提升冷链末端配送的规模化、便利性、灵活性和快速中转能力。
支持冷链企业机械化升级改造,推广标准化托盘、标准化周转箱、高层货架、密集型货架、电动叉车以及保鲜、加工等新型冷链装备,具备实力的骨干龙头冷链企业要大力发展自动化、智能化冷链仓储,提高应急状态下冷链仓储作业效率。推进多温共配,“带板运输”,提高车辆利用率,加快冷链应急运输与配送的速度。演练直升机、无人机冷链应急模式,解决严重自然灾害状况下,道路毁损,车辆无法进入灾区的救援难题。
加快冷链企业信息化升级,鼓励企业应用冷链信息化管理系统,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冷链应急系统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需求分析、路线优化、产品溯源、运力监测,提高冷链应急的调度与组织能力、产品保障能力。
建立冷链仓储中心的应急产品信息共享机制,建设应急冷链产品共享云仓,实现应急食材集中管理、统一调运。利用卫星定位系统,对车辆进行跟踪与调运。利用物联网技术,做好冷链车辆温控,确保食材新鲜、安全。发展智能冷链,提升冷链供应链集成管理水平,促进上下游经营主体的高效协调。
引导冷链物流骨干龙头企业开展应急物流活动,做好应急物流的宣传工作,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加强资金保障,通过财政资金、以奖代补、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建设冷链应急物流体系。发挥骨干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鼓励更多企业参与建设应急物流,分摊骨干龙头企业的储备风险,构建应急物流集群。在国家储备冷库基础上,支持地方冷链企业,优势互补,产品互补,构建区域性冷链应急物流联盟,加强成员交流与沟通。推动行政支持与市场机制相辅相成,发挥市场机制,增加冷链产品多元化供给渠道,建设社会化冷链应急体系。
支持高校开设冷链物流专业,增加冷链应急物流的教学内容,将应急物流与冷链物流内容充分融合,鼓励开展冷链应急物流教学改革,模拟应急状态下的冷链物流组织管理、货物调度、运力调拨,培养学生应急状态下的沟通协调能力、业务操作能力,让学生既掌握冷链专业技术,又掌握应急管理能力。
政府牵头开展社会化冷链应急物流培训,理实结合,促进常态冷链与应急冷链的融合管理,提升冷链从业人员对应急物流的认识与技能水平。在冷链行业内部定期开展冷链应急演练,模拟突发事件下应急货物组织、仓储分拣、包装、运输与配送的冷链物流全流程,提升应急实战能力。
【本文标签】
【责任编辑】平文云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