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电子商务的应用需求,物流仓储行业得以快速壮大,各大物流公司在智能化、自动化等方面进行了激烈的角逐,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精准的位置定位及导引基础之上的。在物流仓储的特殊环境下,传统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的应用受限,如GPS在仓库环境中定位不准,WiFi受到密集分布的货架、物料的阻断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为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人们建设了种类多样的现代物流仓库,不同仓库采用不同构造,配备了大量器具,这就增大了仓储自动导引车的定位难度,虽然单目视觉的定位方法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可是却很难实现规模化;传统的基于陀螺仪、里程计的惯性导航方法,始终未能解决累计误差的问题,随着时间的延长,这一方法的导航效果变差;RFID、WiFi无线传感器可以根据信号强度进行测距,可是检测精度不高,无法满足车辆导引的要求。而UWB技术是基于纳秒至微纳秒的非正弦波窄脉冲进行数据传输,由多个接收器接收到参考标签所发射的超宽带脉冲信号进行定位,具有穿透力强,结构简单、适应性强、带宽极宽、造价低廉等优点,从而被广泛应用在无线定位中。但利用UWB技术进行定位受非视距传播(NLOS)、多径干扰等的影响,导致定位精度差。因此本研究以UWB为背景,在结合UWB常用的TDOA测距方法中,构建联合定位算法,并通过仿真验证其正确性和可行性
在基于TOA的UWB测距基础上,人们创建了双曲线定位法(TDOA法)。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首先监测各个基站接收到由标签发射的脉冲信号的时间差,然后根据时间差计算出距离差,从而达到定位目的。TDOA方法要求各基站的时钟必须同步,以保证时间差的准确性。
假设3个基站BS1、BS2、BS3,它们的坐标表示为[xi,yi](i=1,2,3),标签的坐标{x,y},那么,TDOA定位原理如图1所示。
在图1中,3个基站与标签的间距依次是r1、r2、r3,将基站BS1设定为基准基站,那么,基站BS1、BS2与标签的距离差r21算式如下:
标签一定位于以BS1、BS2为焦点,以与2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差为r21的双曲线对上。相应地,基站BS1、BS3与标签的距离差r31,算式如下:
此时,标签一定位于以BS1、BS3为焦点,以与2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差为r31的双曲线对上。
综上,标签的位置一定是两组双曲线的交点。综合上式(1)、(2)以及速度时间公式,建立以下方程组:
根据上式(3)看出,只要确定了基站BS1、BS2接收脉冲信号的时间差t21和基站BS1、BS3接收脉冲信号的时间差t31,即可确定标签位置坐标。结合上图1,两组双曲线有2个交点,每一个交点坐标都是方程组的一组解,但其中一个是无效解,需要根据先验信息做出判断,剩余的交点坐标就是最终的标签位置
UWB无线脉冲信号的传播存在两种情形:其一,视距传播(LOS),即标签与各基站之间并无任何阻碍,信号可以沿着“直线”进行传播,在此情形中的定位精度较高;其二,非视距传播(NLOS),即标签与基站之间存在障碍,信号通过衍射或反射进行传播,传播路径存在“绕路”的现象,因此,增大了信号传播的距离和时间,并最终损害了定位精度,这部分定位误差被称为“NLOS误差”。而在非视距传播定位算法中,常用的算法为Taylor定位算法。其具体的实现过程为:
首先对标签的初始位置进行估计,并以估计值作为初始值,然后根据最小平方误差准则对初始值进行修正,如此循环多次,直到修正后的结果处于预设的门限值以内,随机结束迭代过程。可见,Taylor算法是典型的迭代型算法。
Taylor算法的计算过程,展示如下:
在平面坐标系中,标签坐标是[x,y],建立迭代函数fi(x,y),算式如下:
式中,
估计的标签的初始坐标是[xg,yg],满足:
式中,δx、δy表示标签坐标的误差。
对迭代函数fi(x,y)进行Taylor级数展开,前两项约等于:
将上式改写成矩阵形式:
e=D-Aδ
其中,
对上式执行加权最小二乘估计,得出:
式中,R表示TDOA测量值的协方差矩阵。
迭代按照如下方式进行:
式中,[x(k),y(k)]表示进行k次迭代后标签的位置坐标,如果
Fang算法为TDOA测距的一种,主要通过双曲线方程的方式来获取最优解。该方法的特点在于计算量小,且在视距条件下,得到的定位精度较高。具体计算过程为:
根据图1的TDOA原理,同样标签用[x,y]表示,三个定位基站的坐标可分别表示为
对上式平方:
ri2=(x-xi)2+(y-yi)2 (11)
令Mi=x2+y2
同时由:
ri2=(r1+ri1)2 (12)
由此得到:
r
取i=1,则有:
r
由式(13)减去式(14),则可以得到:
r
由于基站已知,那么只有x,y,r1未知,那么可以将(15)简化为:
消去r1,得到:
y=ux+v (17)
其中,
将式(17)、式(14)带入式(16),从而得到:
Ax2+Bx+c=0 (18)
其中,
通过式(18)的求解,可得到两个解,采用先验信息消去一个x,并带入式(17),由此可以得到y,即为标签的坐标值
在实际的物流中心运作中,不间断地进行装箱、补货、发货等操作,以及场内叉车、人员、箱体等物体的运动,使得基于TDOA的定位存在NLOS误差。为消除NLOS误差及其影响,需对定位算法进行改进。传统的方法是首先通过Fang算法进行初步定位,然后再通过泰勒级数进行精确定位。但由于UWB通信对信道要求不高,所以通常设定一个接近标签真实位置的估计值,然后再通过泰勒级数进行精确定位。这种设定接近标签真实位置的方法在实际中往往存在很大的主观性。由此,建立Fang-Taylor联合算法,利用Fang算法计算出TDOA测量值,从而估计标签的大致位置,然后以估计坐标充当Taylor算法的初始估计值进行定位迭代运算,最终定位出标签的准确坐标。这种联合算法不仅在LOS环境下的定位精度较高,且适用于NLOS情形中的定位,能够有效控制NLOS误差。具体实现过程如图2所示。
为验证上述改进算法的好坏,选用Matlab R2014a软件进行仿真。设定仿真空间是30 m×30 m的室内环境,将三个基站随机布设在室内空间的边缘,坐标依次是(0,0)、(0,30)、(30,30)。标签位置在空间中随机生成。
在LOS环境中,测量数据都采用误差服从u=0,σ2=0.252的正态分布。设定Fang-Taylor联合算法的门限值是0.01,最大迭代次数是50次,如果经过50次迭代后,Fang-Taylor联合算法仍未收敛,就把第50次的迭代运算结果进行反馈。两算法在各种情况下都执行500次,并对每次的标签定位误差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对象选择RMSE和平均时延。RMSE计算公式为:
仿真结果展示如图3和图4。
对比结果如图5所示。
综合上图3、图4进行分析,在视距条件下,摆脱了NLOS误差的影响,相较于Fang算法,Fang-Taylor联合算法的平均RMSE与之相近,说明改进算法在定位精度方面并无显著改善,当然,改进算法的定位精度是优于Fang算法的,但这是以花费更多时间为代价的。究其成因,LOS条件下的Fang算法能够实现较高的定位精度,Fang-Taylor联合算法无法继续改善定位精度,并且增大耗时的风险
同样以上述的实验环境进行仿真,在NLOS环境下,把测量数据的误差设为服从u=0,σ2=0.252的正态分布的情况,并且对部分测量数据增加服从u=0.2,σ2=0.252的正态分布的非视距误差。Fang-Taylor算法的门限值设定成0.01,最大迭代次数设定为50次。两算法在各种情况下都执行500次,并对每次的标签定位误差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实验得到图6和图7的结果。
上述不同算法的对比结果如图8所示。
综合上图6、图7的分析看出,在非视距条件下,受到NLOS误差的影响,Fang算法的定位精度并不理想,而改进后的Fang-Taylor联合算法的定位精度通过图8的结果对比,具有明显优势,说明改进算法能够有效抑制NLOS误差,从而改善对标签的定位精度
模拟150 m(L)×50 m(W)×10 m(H)的物流仓库,并在其中随机布设多个可以移动的0.5 m(L)×0.01 m(W)×1.9(H)m的挡板,用以塑造NLOS环境。为保障AGV实际坐标的精确度,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控制AGV的运行。仿真实验中各物体的布设点如表1所示。
表1 物体位置坐标
横坐标/m | 纵坐标/m | |
基站1 | 0 | 0 |
基站2 | 12.73 | 0 |
基站3 | 9.35 | 15.40 |
测距数据是定位算法的基础,通过修正3个基站与标签的测量距离,就能够实现测距误差的拟合修正。在实验厂内,固定标签的位置,随机布设3个基站的位置。在完成试验以后,各基站与标签的实际值和测距值,汇总如表2所示。
表2 测量值与实际值对比
基站1 | 基站2 | 基站3 | |||
实际值/m | 测量值/m | 实际值/m | 测量值/m | 实际值/m | 测量值/m |
0.5 | 0.340 | 0.5 | 0.337 | 0.5 | 0.261 |
1.0 | 0.809 | 1.0 | 0.766 | 1.0 | 0.732 |
1.5 | 1.294 | 1.5 | 1.232 | 1.5 | 1.175 |
2.0 | 1.753 | 2.0 | 1.692 | 2.0 | 1.635 |
2.5 | 2.225 | 2.5 | 2.140 | 2.5 | 2.116 |
3.0 | 2.679 | 3.0 | 2.576 | 3.0 | 2.568 |
4.0 | 3.650 | 4.0 | 3.468 | 4.0 | 3.492 |
5.0 | 4.575 | 5.0 | 4.365 | 5.0 | 4.428 |
根据上述结果看出,测量值相对于实际值是线性分布的,可以利用线性方程的方法进行拟合,由此绘制出各基站测距值的拟合曲线,具体如图9所示。
由此列出各基站的拟合公式,如下:
其中,l1、l2、l3与L1、L2、L3分别表示基站1、2、3的测距初始值与测距修正值。而在对数据修正以后,UWB模块的测距精度达到较高水准。
在试验场内,随机选定10个位置,其中,前5个位置符合LOS条件,后5个位置符合NLOS条件,这些位置用作AGV定位点,测试基站-标签距离,并代入Fang算法、Fang-Taylor联合算法进行定位计算。各组定位数据的获取方式是,选择7组基站-标签距离数据,删除7组数据中的最大值、最小值,以剩余5组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定位计算,求算出多次定位计算的平均值,并确定为最终的定位数据。通过定位计算,得到联合算法对于各个位置的定位结果及误差见表3所示。
表3 定位算法误差
Fang算法误差 | Fang-Taylor联合算法误差 | |
1 | 0.044 5 | 0.037 8 |
2 | 0.045 8 | 0.035 3 |
3 | 0.046 9 | 0.039 5 |
0.044 2 | 0.033 0 | |
5 | 0.041 7 | 0.034 3 |
根据表3分析,联合算法在NLOS条件下的定位精度存在明显差距,其中,Fang算法的定位精度大幅降低,Fang-Taylor联合算法的定位精度依旧较高。据此推断,基于UWB的定位系统能够在AGV静态定位情形中发挥理想效果,而改进的Fang-Taylor联合算法能够满足静态NLOS环境中的定位需求。
通过上述的研究,改进后的定位算法在UWB通信定位中具有较高的精度,该结果无论是通过仿真验证,还是通过实际的试验验证,定位精度都要明显高于传统的定位算法。而通过研究也可以看出,Taylor级数展开的本质就是减少误差,进而提高计算的精度,可应用于其他的精度计算中。
【本文标签】
【责任编辑】平文云仓